《在台上燃燒青春》

U Magazine 專訪 L plus H Creations
City Feature P.14

中學生的暑假,萬般青春心事。冷氣機噴出陣陣涼意,仍難以揮發聖匠中學準中三學生 Jessica (郭鳳怡) 的汗水。大夥兒休息時,她仍在台下苦練舞步,珍惜得來不易的演出機會。畢竟不像那些來自中產家庭或名校的中學生般,在暑假遊學或公開表演機會唾手可得。

改寫人生

她這種出身,叫「機會貧窮」,意指礙於學校或家庭資源緊絀,鮮有遊學或表演等另類學習機會,當中不乏生活無目標的散漫青年。她以爲,這個暑假又跟過往一 樣,隨街遊蕩一事無成又一天,直至四個月前,遇上素未謀面的恩人 Ada (何靜瑩)和 Nick(何力高),改寫了她的暑假以至人生。

那時,她聽説有人為聯校音樂劇《震動心弦》招募演員。她不知道什麽叫音樂劇,只知道有機會跳出學校,公開上台唱歌跳舞,試問哪個年青人不喜歡?她跟 Ada 和 Nick 兩度面試,竟被要求唱英文歌,直搗她英文欠佳的死穴,幾乎放棄了,才知道這只是小小考驗。

洗心革面

「我一向貪玩,做人無目標,凡事容易放棄,又試過輟學。想不到參演音樂劇要咁隆重,第一次見識咁嚴謹、咁有規律的活動。」 Jessica 在劇中扮演富婆,要跳又要唱,又要緊隨嚴格綵排規則,疲倦也不准遲到,否則要罰錢。

自下月起,Jessica 每天綵排朝八晚六,學唱20首改編自百老匯音樂劇的歌曲,一洗她過往暑假頹風。然而種種規矩,以及緊湊的排練,反而激發她前所未有的奮鬥心:「我一生人無 乜試過成功,只懂不斷逃避。今次係我人生最大嘅挑戰,我想上台就不能逃避。慢慢見到自己唱歌跳舞有進步,原來做人有挑戰係咁開心的」

來自何明華會督中學的羅智健同學說:「以前暑假日日掛住上網,今次想挑戰自己演音樂劇。好鍾意一班人一齊相處,愈難愈辛苦,愈想做好件事。」

品格教育

於是,Jessica 心甘情願,跟來自四家中學的80名中學生,於這個為機會貧乏的青年度身訂造、9月在葵青劇院公演的音樂劇,在台前幕後盡情地燃燒青春。暑假後,無論個人品 格抑或技能,務求脫胎換骨。原來這場青年「變身」騷,是 Jessica 的恩人 Ada 和 Nick 刻意策劃。

Ada 和 Nick 分別是社企 L plus H Creations Foundation 董事及創作總監,該機構向有心人籌集近百萬製作費,創辦《震動心弦》音樂劇,針對一班機會貧窮,包括來自基層、家庭背景複雜或新移民,以至視障的青年,把 品格教育融入音樂劇培訓,發掘他們被埋藏的才華。曾於培正中學任教通識及音樂劇的Nick解釋:「不少機會貧乏的學生,好容易放棄。排練音樂劇,能令他們 有紀律、自我發現、投入和享受,也能培養刻苦性格。」

「一個團隊一起唱歌跳舞,為同一目標走在一起,已經很快樂。」

奧斯卡導演執教

Nick 與 Ada 等一班成年人,用心良苦。第一炮找來榮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金像獎女導演楊紫燁,教學生拍片,記錄音樂劇排練過程。此外,鍛煉學生歌舞技巧,要求專業 「交足貨」之餘,他們在公餘,既帶學生們宿營「破冰」,互相認識,又去迪士尼玩遊戲,訓練學生的團隊精神,把一己餘暇搾乾淨盡,籌辦音樂劇恍如來一趟生命 工程。

而來自何明華會督中學的蔣俊銘同學說:「跟奧斯卡導演楊紫燁學拍片,好開心。起初學習構圖,有少少壓力,但會努力學習的。」

形同工作狂的 Ada, 仍甘之如飴。她本身是標榜香港製造的社企毛衣廠 L plus H (是次音樂劇姊妹機構) 董事兼廠長,連同籌辦音樂劇,她等於打兩份工:「音樂劇培訓,是一個健康活動。能取代青年們的陋習,有助他們追求卓越。」

「每個人都需要有挑戰,突破自己。而且培養品格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這場音樂劇,其實 more than a good show 。」大人與中學生,一團團燒得熾熱的火,這個暑假很勵志。

《震動心弦》小檔案

音樂劇講述邊緣青年醉生夢死,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喚醒沉睡已久的心靈,改變生命。歌曲選自《孤星淚》、《Miss Saigon》、《Fame》等多齣著名百老匯音樂劇,譜上粵語歌詞。雲集心光盲人院暨學校、聖公會蔡功譜中學、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聖匠中學共八十名 學生、參演台前幕後。

日期:9月20至22日(晚上8時)
9月22日 (下午3時)
地點:葵青劇院演藝廳
票價:$500、$300、$180、$100
(8月9日起於城市電腦售票網開售)
節目查詢:63363671/ awakening@lplush.com

2013 年 7 月 18 日
Image

傷心也要講資格

何力高│信報副刊專欄 C7 《故事人生》

在香港受過公開試折騰的人,大概都無法忘記放榜的陣痛。

多少人放榜前一週開始茶飯不思,忐忑不安,不斷想像最差的結果,自己恐嚇自己;放榜前夕,徹夜難眠,輾轉反側,彷彿世界末日將至;直至放榜當日,拖著沉重步伐回校,掌心冒汗,心跳加速,靜候成績單有如坐在跳樓機上等待自由落體的一刻。

而我放榜的經歷,肯定是全球獨一無二。

我是在男廁放榜的。

猶記得預科放榜日,甫踏入校門,心情緊張,人有三急,便先去廁所解手。

站在廁格裡,在淅淅瀝瀝的水聲中,忽然聽到身後傳來學校主任的聲音。原來他知我在男廁,特地趕來,隔著門向我報喜,說我考到什麼什麼佳績,著我盡快到他辦公室去,有記者要訪問我……

那畢生難忘的一刻,既尷尬又興奮。

別誤會,那一年我並非什麼全港狀元,我只是全校考得最好的兩個學生之一。而那成績足以讓我昂首闊步踏進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系,那是我破釜沉舟、翹首以待的第一志願。

事隔這麼多年,我仍樂此不疲跟年輕人分享這趣怪難忘的一幕,絕非要自吹自擂,畢竟已是塵封舊事;我只是想跟他們證實我奉如圭臬的一節聖經經文──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執筆之際,第二屆中學文憑試剛剛放榜,八萬多個考生爭奪約一萬五千多個大學資助學位。香港在很多方面都名列世界前茅,但大學入學率偏偏不足20%,在先進國家中敬陪末座,就連內地也比不上。

數以萬計的考生,儼如繁忙時間金鐘站月台上的乘客,眼巴巴看著列車來而又去,自己卻擠不上去,惘然若失。

名落孫山,當然想聽安慰的說話,但我認為撫心自問更加重要。
做任何事,尤其求學,若沒有付出過100%的努力,其實沒有傷心的資格;相反若已竭心盡力,那就問心無愧,不必難過。

香港的公開試,考智慧的成分不多,而且絕頂聰明的同學屬極少數,輸給他們也不致命。依我看,公開試考的其實是努力、專注力、持久力。從前的會考高考,到現在的文憑試都是長期抗戰。幾年的高中生涯裡,同學能否有嚴謹的自律精神,專心致志的態度,堅決的鬥心毅力才是成敗的關鍵。

最典型的情況是模擬試和公開試之間的自修閉關期,不少學生沒有了學校的束縛,生活鬆散隨便,睡至日上三竿,溫習與打機水乳交融。我曾問過一名應屆考生有否勤力溫習,他斬釘截鐵說有,我再追問他每天溫習多少時間,他大義凜然說:「兩三個鐘囉,好勤力架啦!」

除去睡眠八小時,一天尚有十六小時,只溫習「兩三個鐘」,這算什麼勤力?

回首我當年備戰,由於難抵家中睡床、食物、電視的誘惑,唯有天天背著沉甸甸的書包到沙田大會堂的茶座或沙田中央公園獨自溫習。那時我為自己定下一個非常嚴謹的溫習時間表,每天分早午晚三節,朝九晚十一,不成功便成仁。

考試兩分靠運氣,八分靠努力。我心儀的中大新聞系收生成績向來挺高,提升英文成績成了我工作的重中之重。語文靠日夜浸淫,沒有旁門左道一蹴即就。故此我自念預科起天天讀英文報紙看明珠台,把生字記下來,翻字典查解釋、詞性、例句,詞彙量與日俱增。

坦白說,這個老土方法有誰不懂?一身好武功往往由日以繼夜的紮馬開始,可惜知易行難,沒有幾個抵得住乏味的基本功。

再者,學習機會是可以自製的。我校規定學生要寫週記給班主任,人人視為苦差,而我化詛咒為祝福,改用英文寫週記,當作操練寫作。上戰場前的自修日子,我更密密私下作文,然後放進信封,貼上郵票,寄回學校給老師批改。

今天,年屆花甲的家母也能把智能手機玩弄於股掌之中,而學生跟老師不過一鍵之隔,若說沒有操練求教的機會,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最近我跟一個昔日的學生聚舊。自踏入中學不久,他便與「刻苦求學」因了解而分手。第一屆文憑試,他的成績平平,但得上天眷佑,仍能跨過大學門檻,我以為他會好好珍惜這個難得的學位。大一剛過,他告訴我連續兩個學期的GPA低得不可再低,甚至有被停學的危機,死因是科目太多課程太深,又不懂學人家退修多些科目,我聽後很難過。

打從什麼時候開始,求學問變得很輕省便宜,而「刻苦」兩字已被掃進垃圾堆填區?沒有流淚撒種,何來歡呼收割?

傷心,也要講資格。

2013 年 7 月 18 日

Image

誠信從柴米油鹽做起

何力高│信報副刊專欄 C7 《故事人生》

瞞騙,從來都是人類的基因。

內地著名魔術師李寧曾於眾目睽睽下,瞬間穿越長江兩岸。任誰都知道那不過是掩眼法,但李寧的演出依然教人嘖嘖稱奇。

在現實生活裡,尤其在利潤極大化的商界,像魔術師般弄虛作假的事情可謂司空見慣,有些人甚至比李寧、大衛高柏飛更懂得掩眼法。

即使製衣業有各種歷史遺下來的陋習,本地一間社會企業毛衣廠卻要在這行業裡重新建立商業道德、誠信及企業社會責任,闊步昂首走自己的路。

回首四年前開廠初期,在這行打滾了幾十年的董事長朱仕森深知萬事起頭難,生產過程和產品出現紕漏在所難免,故此有必要在每次出貨後開檢討會,討論哪些地方做得不理想,例如有多少件次品、為何會出錯……他還特意叮囑董事兼廠長何靜瑩 (Ada) 務必事先跟客人清清楚楚交代出貨的數量。
碰巧那時有一批貨出現了十件次品,不能出貨,Ada 便吩咐同事盡快向客人報告。不過在幾天後的檢討會上,同事卻說沒有通知客人,令她大惑不解。

「少出十件貨不過是個小數目,在這一行很平常,何必煞有介事向客人匯報? 若客人知道,反而覺得我們的品質管理不善,這樣做會影響公司的聲譽……」驟耳聽來,同事的回應似乎很有道理。

以傻郭靖自況的 Ada 暗忖,一間剛起步的公司聲譽受損,後果可大可小,但她記起洪七公朱仕森吩咐要跟客人如實交代出貨數目,於是她說:「十件貨雖然只是小數目,但我們應該在小事上誠實忠心,這就證明 L plus H 與眾不同,客人反而會欣賞我們這間新廠。如果客人蒙在鼓裡而全數支款,我們豈非欺騙客人?」

「客人提供的原材料很貴,萬一客人向我們罰錢怎麼辦?這會令公司損失啊!這一行沒有人會像你這樣做的。」同事搬出老練的經驗擋駕。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一張會議桌,兩種意識形態隔空交戰。

Ada 孤軍作戰,苦思如何解圍,耳邊又再響起師父鏗鏘有力的叮囑,最後憑著「洪七公是不會錯的」這信念,她一鼓作氣、振振有詞說:「公司要賠錢也是好事啊!坐在這裡的還有公司的第二梯隊,我們不能教壞下一代,讓他們以為做錯事毋須交代,反而全公司上上下下一起欺騙客人!大家都要明白做錯事是有後果的,日後就不要重蹈覆轍。」

孤掌縱然難鳴,理直卻必氣壯。

她了解這一行就是有太多的習非成是,既然毛衣廠是新公司,就不必背負這些包袱。

會議結束後,她兩手發抖,立即奔回辦公室打電話給洪七公匯報,換來連聲的肯定和讚許。之後她更要同事找出有問題的次品,一起檢討哪裡出錯。她很想藉這事教導同事,尤其管理層第二梯隊「商業道德」(Business ethics) 的重要性──社會企業絕對不可「呃呃騙騙」。

又有一事同樣發生在開廠初期。

原來毛衣廠接訂單,合約都會訂明廠方在生產過程中要履行的一些承諾,其中一項是火警演習。諷刺的是,客戶的一個經理為了幫這間工廠盡快通過他公司的審查,竟說在這行業走火警純屬虛應故事,大可像拍戲一樣,不必太認真。他建議 Ada 只須帶領工人從12樓的工場走到11樓,然後在梯間拍一張照片作證便可──好一招瞞天過海,省時省力!可是她深知一些工友壓根兒沒有走火警的意識,作假既違反合約承諾,又罔顧員工的性命安全,所以她要求員工老老實實從12樓一直走到大廈地下。

沒想到很多上年紀的工友健步如飛,Ada 卻氣喘吁吁跟在後面。整個過程才不過二十分鐘,她心想,為這二十分鐘而費煞思量欺騙客人,何必呢?

很多人在一個行業做得愈久,做事的底線便愈模糊。做生意堅持不瞞不欺,往往被批評會削弱生產力,與利潤過不去。擇善固執,談何容易?可幸這間工廠那些綿密纖巧的毛衣,除了有優質的材料、上乘的技術,在縱橫交錯的毛線之間,還包含了珍而重之的商業道德和企業社會責任。

一間公司老實不老實,其實就在柴米油鹽般的日常運作中體現出來。

 
2013年 7月 11日

Image

擁抱高溫與壓力

何力高│信報副刊專欄 C7 《故事人生》

「那天下班時分,我在擠擁的火車上讀過他的電郵,整個人激動莫名,窸窸窣窣地抽泣起來,旁人還以為我被男友拋棄 …… 」向來形象堅強硬朗的何靜瑩 (Ada),憶述那感動落淚的一刻,心情仍未平復。

Ada 是屯門一間社企毛衣廠的董事,而那封催淚電郵,其實來自一位一直拒她千里之外的歐洲名牌時裝公司總經理。四年前,這個客戶慕「百分百香港製造」之名來參觀工廠,結果失望離去。「他批評我們在研發產品方面不夠出色。在他心中,毛衣廠也是客戶設計團隊的一分子,造貨辦時要把設計師天馬行空的意念演繹出來。」

經過 Ada 與員工的努力,毛衣廠今天有長足進步。「我們替名牌時裝生產的貨品已在紐約第五大道出售,唯獨那位總經理,依然對我帶給他的貨辦不屑一顧。」直至幾個月前,他與一名歐洲著名設計師再度來廠,仔細研究各種產品。Ada 忍不住問那設計師:「屯門毛衣廠的水準跟世界頂尖的意大利工廠還差多遠?」那人屏息靜氣,沉思後說:「你們真的很接近,甚至在許多細節上做得更好。」 而那位總經理後來更發了那封催淚電郵給 Ada:「你們的團隊與文化深具啟發性,值得尊崇 (a team and a culture which is honorable and inspiring)。」不久,毛衣廠真的接到這個客戶的訂單。

能令歐洲客戶回心轉意,與其說是奇蹟,不如說是血淚史。毛衣廠近百人的團隊橫跨 40 後至 90 後,當中有鄉音未改的新移民,有養尊處優多年的師奶,有會考零分的考試失敗者,有前路茫茫的宅男,也有因為工業式微而轉行的老工友。在旁人眼中絕非一支精銳部隊,但今天他們從屯門提升到意大利工廠水平,全賴 Ada 篤信不疑一套有關領導力 (leadership) 的理論。

哈佛學者 Ronald Heifetz 指出很多人誤把領導力等同權威職銜、個人性格、知識或擁有多少跟隨者,但真正的領導力是要鼓動別人向前走,挑戰根深蒂固的想法、習慣、態度和價值觀,激發嶄新的做事方式,而在這過程中難免會製造矛盾與痛苦。「要變革就不可以一味講和諧講愛心,具建設性的不和諧其實很重要。」Ada 語氣堅定地說。「人人都有惰性,喜歡處身安樂窩 (comfort zone),如非受到壓力會一直迴避問題。企業若要與時並進,領導人有必要凸顯問題,務求令員工跨越學習門檻,追求卓越,縱使這會令環境緊張升溫。」

Ada 深明要贏取高檔次品牌的訂單,就必須在生產技術、產品開發方面達到世界水平。「我們要與市場一起呼吸,自我增值,而非只吃老本,虛晃 Made in Hong Kong 這招牌。」故此幾年來毛衣廠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變革,小事如糾正工友幾十年來把線頭亂丟地上的陋習,大事則有廢除廠長制,改用老中青混合的團隊管理模式。

然而,去除那些拖著大家後腿的包袱往往帶來反抗、投訴、抹黑,隨時火花四濺。每每遇到員工因為逃避改變而辭職,Ada 都會語重心長跟他們說:「我還沒放棄你,你為什麼要放棄自己?」改變非一朝一夕,每個人適應改變的速度都不一樣,所以領袖要懂得審時度勢,像恆溫器適當調節溫度,不要超出員工的忍耐極限,好讓他們處身「健康的壓力範圍」。員工一旦熬過了艱辛的學習過程便會昇華到新境界,而且當你成功幫助一些員工蛻變,他們就會感染其他人,令企業文化出現新氣象,這就是所謂「領導力激發更多領導力」 (leadership generates leadership)。

既然毛衣廠的中年人都可開拓新天新地,年輕人為何不能?今天很多青少年或好逸惡勞,或苟且馬虎,或惘然若失,很大程度上因為他們的積極性沒有被激發,沒有被要求跨越學習門檻,沒有進入「健康的壓力範圍」。於是 Ada 最近在毛衣廠之外成立了姊妹社企 L plus H Creations,把品格教育滲入音樂劇培訓中,幫助「機會貧乏」的中學生成長。「演出音樂劇成為了他們奮鬥的目標,過程強調嚴謹的紀律和高水準的要求,我們要鼓動他們追求卓越。」

被挑選的三十名演員來自四間中學,他們平日在課堂上或許魂遊太虛,但自訓練以來準時出席,持之以恆,態度積極。一名向來行為放縱的男生,自言很喜歡這個音樂劇團隊,更因為排練而少了跟不良分子交往,排舞老師對他亦非常欣賞:「有一次我吩咐他回家創作一些動作。那天示範時,我看見他拿一張紙,寫滿一連串的動作,打翻、起腳、蜈蚣彈 …… 好詳細,我好感動!」

原來人類的潛能與可塑性不容小覷,你可讓他站在泥沼裡,也可叫他攀上眾山之巔,一切在乎鼓勵與鞭策。

2013年 6 月 27 日

哈佛學者 Ronald Heifetz 指出很多人誤把領導力等同權威職銜、個人性格、知識或擁有多少跟隨者,但真正的領導力是要鼓動別人向前走,挑戰根深蒂固的想法、習慣、態度和價值觀,激發嶄新的做事方式,而在這過程中難免會製造矛盾與痛苦。

哈佛學者 Ronald Heifetz 指出很多人誤把領導力等同權威職銜、個人性格、知識或擁有多少跟隨者,但真正的領導力是要鼓動別人向前走,挑戰根深蒂固的想法、習慣、態度和價值觀,激發嶄新的做事方式,而在這過程中難免會製造矛盾與痛苦。

品格 X 藝術 101

何力高│信報副刊專欄 C7 《故事人生》

「拿著樂器比拿著手鎗的感覺好多了!」Acosta 有感而發。他今天是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青年樂團的單簧管手,但在 El Sistema 項目送他一枝單簧管之前,曾因為搶劫和毒品問題九次被捕。「最初我以為他們不過說笑吧了,怎會有人相信像我這樣的人不會偷去樂器?後來才知道他們真的把樂器送給我,而非借給我!」

「他們給我樂器,叫我坐在樂團中間。當聽到低音大提琴的聲音時我想:對了!這就是我的樂器了!」經過 El Sistema 項目的栽培,Ruiz 17 歲時成為了柏林愛樂樂團最年輕的低音大提琴手。回想八年前,他還在超級市場裡當店員幫補家計。長期受到充斥社區的酗酒、毒品和黑幫問題耳濡目染,他的行為也日趨暴戾,後來是音樂改寫了他的人生。「我加入青年樂團時對音樂一竅不通,第一次練習就是柴可夫斯基交響曲,我想他們一定是瘋了!可是他們從不說『你不能做到』,在樂團裡沒有人會對我說『不能』!」

這些遠在南美,藉音樂教育改變弱勢族群青年的故事,我從前聞所未聞。直至半年前,本港一間社企毛衣廠 L plus H Fashion 的董事何靜瑩 (Ada) 聽聞我有搞戲劇教育的背景,便向我介紹 El Sistema。其實它是一個在委內瑞拉全國各地推廣音樂教育的計畫,原名為「音樂社會運動」(Social Action for Music),1975 年由該國經濟學家兼音樂愛好者艾伯魯創辦,30 多年來讓 25 萬名學童接受音樂教育,其中九成來自草根家庭。學員每星期練習六天,每天四小時,訓練非常嚴謹。在委內瑞拉這個發展中國家,貧窮兒童是孤獨、憂傷、無人問津的同義詞,但樂團為他們帶來自尊、快樂、動力、鼓勵扶持、團隊精神,以及對成功的渴求。多年來音樂教育防治罪行的效果尤其顯著,幫助了不少來自窮苦家庭的青年免墮入毒品和犯罪的深淵。

猶記得當時 Ada 問我多年來帶領學生搞音樂劇,有否同時融入品格教育?一向深信戲劇訓練與個人成長密不可分的我斬釘截鐵告訴她:「如果搞音樂劇純粹為一場 Good Show 而沒有品格教育,搞來有什麼意義?」我們理念相同,一拍即合,大家都認為香港雖比委內瑞拉富裕得多,但在本地青年的成長路上,同樣需要有類似 El Sistema 的項目。於是 Ada 決定在毛衣廠之上再編織另一片天空,成立一間姊妹社企 L plus H Creations Foundation,向本地青年提供糅合藝術與品格的另類教育。

毛衣與音樂劇本來風馬牛不相及,但事情就是這樣奇妙地發生了。「是歷史推著我們向前走。」身兼這兩間社企董事的 Ada 不斷強調這句說話。「幫助青少年成長的想法其實在董事會裡已醞釀多年,既然現在已有明確的理念,嚴謹的方法策略,紮實的訓練內容,再加上志同道合的團隊,我相信資金便會自自然然出現。」Ada 躊躇滿志地說。事實證明她的想法得到不少社會人士的積極支持和響應,在極短時間內已找到幾位願意出錢出力的董事,並且籌集到第一齣音樂劇的製作費。

才放下教鞭不久便有幸參與及策畫這項饒有意義的藝術與生命工程,我每天都懷著感恩、戰兢與興奮的心情。

或許有人質疑我們是否異想天開,而四年前毛衣廠成立之時,同樣有許多人懷疑它是一盤瘋癲的生意。那時幾位董事基於一個堅定的信念,決心重振飲譽國際的「香港製造」品牌,結果幾年來屯門那逾萬呎的廠房令許多本來學歷不高,被社會遺忘的中年工友,以及一些在人生路上迷失的 80、90 後,藉著毛衣廠嚴謹的管理和訓練,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自我增值。它所衍生的社會意義與毛衣的質素口碑一樣令人鼓舞。今天,董事們決心把毛衣廠的精神發揚光大。他們眼見香港愈來愈發達,但青少年的成長愈見艱難。社會上充斥很多扭曲的價值觀,不少迷失的青年失去自信與價值,欠缺動力目標,怕吃苦沒毅力,生活無紀律,更有些宅男宅女終日上網打機,躲在狹小空間逃避現實。「既然中年人都可以憑著一己才能織出尊嚴,為什麼年輕人不可以?」Ada 說。L plus H Creations 要學效 El Sistema,透過嚴謹的音樂劇訓練去幫助青少年成長,讓他們像毛衣廠工友一樣提升自尊,培養良好品格,竭力追求卓越,綻放生命光芒。

本港堅尼系數高企,學界的貧富懸殊情況亦非常嚴重。一些資源緊絀的學校,能夠為學生提供的另類學習機會亦較少,而這些「機會貧乏」的學生在成長路上又往往最需要別人扶一把。幾個月前,我們很高興遇上了一群理念相同且願意為學生捲起衣袖上戰場的校長和老師,他們分別來自心光盲人院暨學校、聖公會蔡功譜中學、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聖匠中學,再加上一個專業且重視青少年成長的舞台團隊,我們已開展了一個長達五個月的音樂劇之旅。當然,最重要的主角是經過多番遴選的近百名台前幕後學生,他們將於九月在葵青劇院的舞台上跟大家見證生命的成長與蛻變。

2013年 6 月 20 日

「如果搞音樂劇純粹為一場 Good Show 而沒有品格教育,搞來有什麼意義?」

「如果搞音樂劇純粹為一場 Good Show 而沒有品格教育,搞來有什麼意義?」